姓氏中的“稱”與“秤”
姓氏中的“稱”與“秤”
黃赤成
稱讀音作chèn,據(jù)百度百科,“稱”姓是一個歷史悠久、姓源單一的姓氏,歷史可以上溯至遠古時代。稱姓源于姬姓,出自遠古顓頊帝(高陽氏)之子稱,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。單一淵源,稱,又叫伯稱,為黃帝第四代裔孫,是顓頊帝的長子。傳說,顓頊的后史中稱天帝,在五帝中排在第二位。他有子二人,即伯稱、季禺。顓頊之后由伯稱即位,伯稱之后由長子卷章(老童)即位,卷章之后由長子重黎(即著名的祝融氏)即位。據(jù)史籍《世本》記載:“顓頊生稱。稱生卷章。卷章生黎。老童娶于根水氏,謂之驕福,生二子曰黎曰回。黎為祝融,生二子曰長琴、曰噎。噎處西極,長琴居搖山樂風(fēng)。黎卒,帝嚳以回代之,封于吳,是為吳回。吳回生陸終,其支庶為陸終氏。陸終娶鬼方氏,生子六人:曰樊、曰惠連、曰?W、曰求言、曰晏安、曰季連?!?br> 在伯稱的一些后裔子孫中,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,稱稱氏,后有壯族在明朝時期的改土歸流過程中引為姓氏者,世代相傳至今,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。稱氏族人皆尊奉伯稱為得姓始祖。
稱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群體,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四千位,在臺灣省則沒有,以賓州為郡望。今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的南寧市賓陽縣一帶,有少量稱氏族人分布。
稱姓名人有稱天山,廣西賓陽人。著名當(dāng)代書畫家,專攻山水、花鳥、人物速寫、書法、攝影等。
秤chèng是測定物體重量的器具,有桿秤、地秤、案秤等多種,特指桿秤。姓氏中的秤姓為浙江寧波象山蒙古族后裔。秤姓是元末脫脫丞相之后。脫脫,亦作托克托,是元朝后期蒙古貴族集團中少見的有見識、有能力的宰相。以“脫脫更化”,主持修遼、金、宋三史名留青史。《元史》本傳稱他:“功施社稷而不伐,位極人臣而不驕,輕貨財,遠聲色,好賢禮士,皆出于天性。至于事君之際,始終不失臣節(jié)”。
先時其伯父伯顏秉政,專恣兇虐,脫脫與父計逐之。至正(元朝的最后一個年號)中,脫脫進中書右丞相,后被讒削爵,流放云南,奸臣哈麻假矯圣旨,鳩殺脫脫于云南貶所。其家人逃出城門時,守城者盤問姓甚,見城門旁戤有一秤,答道姓秤,遂得脫走,后就以“秤”為姓,至福建落戶。秤拱山又逃至石浦北門、鹽倉等地定居。原有家譜,畫像,毀于“文革”,族人依稀記得家譜序言中有“元苗彝依,月骨宗族,脫脫秤。元末明初皇室毀壞.....”“先人由閩入甌,再至象山…….”,只能記得這些了,家譜中還提到過“騰沖”這個地名。
行第:拱壽觀光爾,全天祥如泰,乾元亨利貞,溫良恭儉讓,宏毅慈惠順,嘗希孔與孟,人才自昌茂,長沐祖宗蔭。
石浦望族有“童樓吳秤”之稱,然童樓二姓來自清康乾間,吳姓自明成化間遷來,秤氏來自元末明初,當(dāng)?shù)篂椤俺訁菢峭薄3邮蟻砗髰徤綍r尚無石浦地名,尚未建城。今居石浦秤氏計70多名,行第多乾元亨輩。
據(jù)石浦秤姓后人碰見江蘇秤姓后人,江蘇秤姓后人描述秤姓來源,說脫脫丞相被害后,其家人為防止仇家追殺,故其族人立即逃離,隨即討論改姓保命,也是權(quán)宜之計,不得已而為之,脫脫又有托托說法,故翻譯成漢文有石、斗、升、秤、然前3個全部覺得不妥,故取最后,改姓秤(后因為字體簡化公安部門將有些秤改為了稱,其實是一樣的)。安徽宿州時村鎮(zhèn)有個村莊就叫稱莊,全村全部姓稱。
本站聲明:網(wǎng)站內(nèi)容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,如有侵權(quán),請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及時處理。